欢迎访问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官方网站!
今日天气

官方微信

服务热线

15204057831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疫情防控  >  抗疫英雄

王菡冰--不畏困难,勇于担当

发布时间: 2020-04-09 浏览量:4121
王菡冰,急诊科医生,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第2批驰援武汉的医疗队一员,接到抗疫指令20小时内于2月20抵达武汉武昌区驻地,立即开启备战模式。
我参与了建立医疗感控管理条例及制定医疗队生活驻地管理规定,并积极学习“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完善防护服穿脱流程。
2月25日在接受中南医院组织的院感及电脑培训后达到穿脱防护装备操作合格、His系统熟练掌握后予以上岗。其间于驻地还主动帮助搬运生活、医疗物资。当晚参与医生分组及排班工作。
2月26日,联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共同组建的170人的医护团队,接管武汉大学中南医院4号楼12楼西区“新冠肺炎”病房。
2月27日,我作为医生团队的一员正式上岗,首个工作日小夜班共收治19名“新冠住院患者”,合格地完成了病史采集,医嘱开立及病治书写工作。第一次走进新冠病房面对患者时的心情终身难忘,兴奋、激动、担心、恐惧掺杂,之前都是在电视里看到的场景,现在真实的出现在你面前时,还是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那是3个50多岁的武汉中年女性新冠患者,一见医生进了病房都聚了过来,各自急忙诉说着自己的病史及需求,加上都说武汉普通话,我的耳朵又被防护服罩住,根本听不清,只能看见她们嘴在动,脑袋一片空白,5分钟内我们各说各的相互适应,之后我定住了神,逐一询问病史,把耳朵贴过去听她们说的话,她们看见我胸前写着的辽宁医生字样也有了主心骨,情绪逐渐平复下来与我正常的交流,就这样我的中南工作开始了。工作第一周最深刻的感觉就是“上不来气,看不清人”!随着在工作中与兄弟单位同行不断地磨合、沟通、协作,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尽管我们每天工作都很疲惫,但下班回到驻地后,以组为单位开总结会议,将当天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梳理汇总,逐一协调落实,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至3月15日中南医院工作结束,共诊治62名患者,其中重症17人,危重症2人,普通型30余人,年龄最大89岁,最小13岁,治愈出院50人,死亡0人,医护感染率0,武汉一线指挥部指令将剩余12名患者转移至雷神山医院继续诊治。我也转战至雷神山。
全新的工作环境,全负压病房,病情更复杂的患者,我用最快的速度适应雷神山的工作模式,16日下组轮替已经在雷神奋战1月余的A1病区辽西战友们。早8晚8,晚8早8的工作方式让人精疲力尽,雷神各种负压及排风系统噪音让人夜不能寐,每天下班时最内层的洗手服到肚脐位置全是湿透的,完成必须的消杀及个人卫生后,回到驻地倒头就睡,虽然身体上疲惫,心里很满足!此时雷神的患者最长的已经住院治疗1月余,病情逐渐好转,但心理压力几乎到达了顶点,不光需要我们生命支持及药物治疗,心理疏导愈发重要,我们每日查房需要5个小时,很多时候需要用我们东北人与生俱来的语言天赋鼓励患者,每次看到他们笑,我心理贼得劲!患者统一活动的时候还跟护士们一起教患者跳东北二人转,教他们说东北方言,通过共同的努力,我们从医患关系转变成朋友关系!罹患新冠肺炎本是件不幸的事,但是在这特殊的时期,通过医患共同的努力,共同经历的日日夜夜,让这段时光成为了彼此生命中最值得珍藏的片段!
至3月31日雷神山医院A1病区封仓,共诊治62名患者,其中重症24人,危重症3人,出院60人,死亡0人,转至ICU2人,治愈后出院。A1病区所有医护0感染。
4月1日回沈当天,驻地附近居民、宾馆工作人员及武汉武昌区长都来为我们送行,坐在大巴上,望着窗外,我再也忍不住泪水,这41天让沈阳人民和武汉人民心贴心,结成了深厚的友谊,我们互相约定:待等明年无疫时,再赴武汉赏樱花,举杯把酒共欢颜,细数心中深厚情!
我秉承着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医护团队的精神,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中认真细致、不畏困难、勇于担当,为罹患新冠肺炎的武汉民众筑起生命健康坚强的防线!
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人民医院

2020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