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消化器官,大家可能首先就会想到胃、肠。其实,还有一个“冷门”消化器官,在大众视野之外默默的发挥着作用,那就是胰腺。
胰腺是一个狭长腺体,深埋腹中。前临胃,后临胆总管、肝门静脉,胰头被十二指肠环抱,胰尾抵达脾门。
其实胰腺是人体的第二大消化腺,可以分泌富含各种消化酶的胰液,在分解和消化蛋白质、脂肪、糖类中发挥重要作用。
散在胰实质内的胰岛,还可以分泌胰岛素,参与调节血糖浓度。
近日,一则#连吃3只螃蟹诱发胰腺炎进了ICU#的新闻出现在热搜榜。人们在震惊之余也不免好奇,吃螃蟹还会引发胰腺炎吗?
仔细了解这个报道后,我们就会知道,这名男子本身患有胆囊炎、胆结石,同时医生还提到,男子在吃螃蟹的同时还喝了酒。
所以,吃螃蟹可能只是胰腺炎的一个诱发因素,并不是根本原因。
等等,患有胆囊炎、胆结石,这不是胆道疾病吗,为什么会导致胰腺炎?
因为胰液与胆汁
通过同一个开口进入肠道
胰腺里有很多腺细胞分泌胰液,胰液会汇聚到胰管,然后进入肠道。
胆囊也会产生胆汁,通过胆管流出,而后与胰管汇合,通过共同的开口进入肠道,与胰液一起帮助消化食物。
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胆囊或者胆管结石,结石就可能随着胆汁一起移动,堵塞胰液与胆汁进入肠道的共同开口。
这样一来,胰液就不能及时排出而堵在胰管中。
胰液中的消化酶有很强的消化作用,在胰腺里时,这些酶是没有活性的,到达肠道后才会被激活。
然而,胰液被堵在胰管中,会使胰管压力逐渐升高,胰液中的酶就可能提前激活,对胰腺进行“自杀”式的自我消化,引起胰腺的炎症性坏死,导致急性胰腺炎。
绝大多数急性胰腺炎的首发症状是剧烈的腹痛,多位于中左上腹甚至全腹,部分病人疼痛还可以向背部放射。还可同时出现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
轻症一周左右可康复
重症可致死亡
一般来说,轻症病人在1周左右就可以康复,不会留有后遗症。
严重的急性胰腺炎,胰腺坏死后消化酶分泌不足,就容易导致消化功能减弱,造成营养不良,还可能影响周围的血管,导致消化道大出血。
胰腺损伤严重,还会影响胰岛素分泌,引发糖尿病。
另外,大量的炎症因子还可能引发全身的炎症反应,导致肝脏、肺、肾等其他器官的损伤甚至衰竭,脏器功能丧失后,会更容易的并发严重感染。
病情严重的急性胰腺炎,其中约15%的患者会出现死亡。
为了避免出现上述严重后果,即使胆道结石很小也要重视!
有人可能会认为,如果胆结石很小,造成堵塞的概率就会很小,不用过于担心吧?
这就大错特错了。
急性胰腺炎最怕泥沙样小结石
因为这种结石更容易移动,如果结石较大,它们反而能待在原地,较少造成堵塞。
所以,如果体检发现胆道结石,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
除此之外,胰腺炎还可以由于胰管自身疾病、十二指肠疾病、高血脂、饮食因素等引发。
如果本来就有胰腺发育缺陷,或者十二指肠溃疡、肿瘤等,都容易造成胰管道路不通,胰液排出不畅。
肥胖、高血脂的人群,血液中的甘油三酯较高,容易影响胰腺的微循环,影响血液供应,也会容易使胰酶提前激活,导致胰腺的自我消化。
除了这些通路上的根本问题,饮食因素比如暴饮暴食、喝酒,也可能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当然,是否发病还是更多的取决于通路情况,就像公路上车流量再大,只要车道足够多,也不一定会堵车。
所以,我们平时要注意根据自身的消化能力进食,在有节制、有规律的饮食的同时,一定还要关注胆道、胰腺、十二指肠等脏器的健康以及血脂水平,如有异动,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