猝死,一个经常听到的词。
很多人都觉得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就肆意消耗健康。
但其实猝死远比你想象的离我们更近。
根据2009年11月中国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中心发布的信息,我国每年因猝死而丧失生命的人数高达54.5万。几乎每分钟就有一个猝死案例发生。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平素身体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时间内,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为猝死。
就算看起来非常健康,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也有可能突然发生心脏停止的现象。
猝死为什么会盯上年轻人?到底出现哪些信号我们应该警惕?
猝死在临床上能分为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近年来心源性猝死逐渐年轻化。
2015年发表在《中国法医学杂志》上的《广东地区622例猝死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31-50岁的男性发生心源性猝死的案例数最多,“小于20岁”和“21-30岁”年龄组也分别有32例和59例。
《我国5516例尸解猝死病例流行特征分析》显示,影响猝死的主要因素是情绪激动(25.66%)和劳累(24.53%)。
经常熬夜,情绪容易激动,长时间过度劳累,有猝死的家族史的年轻人的猝死风险极高。因此“过劳死”也有一定的道理。
而冬天,尤其是12月,是心梗、心绞痛的爆发期,也极易容易猝死。凌晨2点~4点这一时间段也是猝死高发时间段,三成的心梗患者都在凌晨4点左右发病。
若年轻人存在反复不明原因的晕厥或家族有猝死性的先例,需要警惕猝死的风险。
1. 呼吸不畅,胸闷气短
如果遇到这种状况,就要警惕猝死的风险,这是心脏发出的警告。
2. 头晕发昏,肢体麻木
头晕发昏意味着大脑的供血不足。晕厥特别容易造成脑缺氧,长时间会给大脑造成不可逆的伤害。因此头晕发昏也是大家最警惕的猝死症状。
3. 过度疲劳
如果你在生活当中经常遇见莫名的疲劳,感觉整个人无精打采,也是猝死之前的一大症状。
如果你长时间工作,劳动强度重,心理压力大,感觉自己处于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很容易引起猝死。
如果持续疲劳超过6个月,休息不能缓解,同时感觉记忆力衰退、头痛、咽喉关节痛、睡眠紊乱等症状,你的身体在告诉你:你需要休息了。
☞ 预防猝死,主要是要改变日常不良习惯:
1. 饮食均衡,良好作息,不要熬夜。熬夜极易容易引起心源性猝死,尤其是有家族史的人。
2.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在体力负荷过大的时候,可能会诱发心律失常。
3. 保持愉悦的心情,避免情绪过度激动。人在情绪激动的时候,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容易猝死。
4. 避免长期吸烟和酗酒。这些坏习惯会加大心肌坏死的风险,诱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造成猝死。
5. 定期体检。除了常规的体检项目,冠脉CT和冠脉造影可以确定冠脉动脉起源异常的隐患。
☞ 如果发现身体开始出现症状,急救措施有四点:
1. 静。不要慌乱,应该镇静、安静并保持冷静。
2. 卧。如果身体突然不舒服,应该原地休息,不要走动,全身放松,采取舒适的体位。
3. 服药。若患有慢性疾病,应立即服药缓解。
4. 打急救电话。一定要在原地等待,不要自己去医院,很有可能在途中发生室颤。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各位
一定要记住
健康第一啊